Thursday 9 October 2003

山西骄子----平遥



文图:巴特尔

古往今来,多少城池建筑,宫殿园囿都消失在无情的人为的破坏与自然的戕害中,留下来的是坚强的,是让人无比珍惜,让人无限崇敬的宝贵财富 。

然而,在中国现存的众多历史古城中,我却唯独喜欢平遥。平遥可以说是中国古城中的典范,它不仅保存了古城固有的历史特征,而且能够在现代社会抗拒奢华与金钱的诱惑,留给后人一幅完整的文化,历史,经济以及宗教的真实画卷。
   
在今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很多已经演变成为现代化的都市,而名存实亡了,即使是以古都称著于世的西安,洛阳,北京,兴城,荆洲,现在也被五光十色的现代建筑群所堆砌,被现代城市的喧嚣与无聊冲斥。更不用讲什么历史文化的保存了,甚至连古老的城墙也变成断壁残垣,这些城市中却弥漫着自大狂妄的金钱味道,以及人们在迷失中的叹息与浮躁。

然而平遥却不令人失望,从山西首府太原只要一个小时的火车,那么一座完整而古老的明清城市就完全呈现在你面前了!

一、老平遥

平遥的城池建筑以龟城为蓝图,取自风水中的龟前戏水,山水朝阳的讲究,暗示城池永固,国泰民安。

周长12公里的城池中,一共有六座城门,其中南门为首,门外有双井好似一对分辨祸福的慧眼;北门为尾门,遥遥指向北斗七星;还有四门如龟脚,其中三条屈伸向前,唯独西门---凤仪门笔直开通,建筑气势宏大,最为壮观。

传说因为古人害怕乌龟爬走,所以特意将其左脚拉直,并且用绳索把它拴在城门十里外的麓台塔上面,这就是凤仪门特别的原因了。

平遥的城墙街巷构成一幅奇伟的八卦图形,好象龟背上的裂纹一般,这样整个城池不仅能够上通天意,下解地情,而且还和风顺水,潇洒自在。

只有天时,地利还不够,聪明的设的计师当然也不能忽略人和吧!于是设计师把绕城一周的垛楼和垛口,分别以723000为标准,这样就符合了孔夫子座下72贤人和3000弟子的数目,并且还额外为好战的子路专门修建了一座魁星楼,以示与众不同。

平遥古城有别与其它城池建筑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在平遥城的每座城门外都有重门瓮城,瓮城就是围在城门外的小城,为方形,高度和大城相同,城顶建有战棚。瓮城的城门开在侧面,方便首城的战士们在大城和瓮城上从两个方向攻击来犯的敌人。

在太平时期,瓮城设内外两门,平时是用来检查来往的过客,有可疑的人或者发觉危机的情况时,立刻发出警报,内外城门立刻关闭,而瓮城内的敌人一下子变成“瓮中之鳖”,士兵们就来一个“瓮中捉鳖”,这也是瓮城名称的由来。

平遥的城池建筑材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无论是一砖一瓦,一石一木,绝不含糊。就连建筑城池的工匠也要经过专家的考核才可以录用,那些参与设计的师傅更是当时北方一带的建筑精英,所以平遥真的很长寿!

从建成到到现在的漫长历程中,单单在近代就经受了两次灭顶之灾:一次是在1977年遭遇历史上最大的洪水,古老厚实的城墙阻挡了肆虐的洪峰,保护了古城的居民与财产;另一次则更加恐怖,在80年代,中国大拆古城,兴建楼房的时刻,平遥也被列入毁灭的名单,但是终于被一群舍命保城的文化人士所保住它性命,这也许是古城尊敬孔夫子的好报应。

二、中国银行的鼻祖---聪明的平遥

如果我们说起几百年前中国的金融中心,结果恐怕让很多人难以相信:因为在那个时候,全国最富有的地方竟然是如今以贫穷闻名的山西省。

山西在上一个世纪,甚至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乃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而那些上海,北京,广州等象样的金融机构,它们的大本营居然就在山西平遥的几条寻常街道之间。同时,在山西金融最红火的年代,它们的财富中心并不是在首府太原市,相反是集中在太原附近的平遥,太古和祁县,其中又以平遥为最。

明清时代,山西的商业尤其繁荣,各地城市之间的贸易来往,全部依靠现钞---白银交易。这样不仅累赘,而且更加不安全。

当时平遥有个商人李大全,经营大规模的染料店,全国各地有很多分行。因为他的资本雄厚,所以很多在北京的平遥商人,常常把银子交给李大全在北京的分行,然后分行经理写信回去证明银子的数量,以便李大全在平遥支付给寄托者的家属。

 聪明的李大全与他北京分店的经理忽然受到启发,于是将染料店改为专门经手异地白银兑换的钱庄。当时店铺取名日升昌,这就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当时为公元1823年。

自从李大全的日升昌开张后,平遥迅速出现了整整100间的汇兑钱庄,当时也叫做票号。当时平遥的票号如满天星斗,分布全国各大城市,洋人们把它们统称为山西银行,真可谓生意兴融,财源滚滚。

平遥的票号,开始只是经营商号之间的异地兑换业务。后来,连各个省地方政府收入的大宗天文数字的税收银两也委托平遥的票号,代为存入北京的皇家国库,这时候它们几乎成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了,多么不可思议,几个聪明的平遥人!

当然,平遥的票号最后全部破败了!因为商人怎么也经不起太平天国的暴动;也受不了军阀的盘剥,盗贼的洗劫;更不能面对巨额款项无法收回,存款人争相兑现,货币飞速贬值的残酷现实。

于是平遥的钱庄垮掉了,平遥最优秀的银行家最后落得“走西口”的命运!

到今天,平遥的显赫过去已经成为被人们逐渐淡忘的历史,但是我们却不会忘记,平遥人能够在百多年前,以其博大的胸怀,深远的见识,在山西这座小小的城池中,兴起,并且控制当时几乎中国大部分的钱庄生意。

蓦然回首,寻找平遥显赫的过去,想要再现平遥人的商业精神,那么当然一定得见识,那个座落在古城西大街上,中国第一家经营异地汇兑业务的票号---日升昌。

千万不要因为眼前这座矮小古旧的建筑而出现轻视的心态,这里的确是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鼻祖,同时也是中国近代金融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灿烂的里程碑!

这里也是当今闻名遐迩的明清古商业街,古老而朴素的屋宇,却不乏精致简洁,斑驳的墙壁与街道呼应紧密。

虽然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处处显示苍老,但是老而弥坚,风骨犹存,并没有那种庙宇或者文化宅院的破落感和潦倒感。

 许多与这条街道街道年龄相仿的文化古迹已经坍塌颓废,而这些商业建筑却依然`老当益壮,龙马精神,商业的生命活力的确让人难以琢磨。

街道的两侧清一色的商业店铺,街道其实并不宽。但是从道路中央的深深车轮的痕迹,以及店铺花岗岩门坎上凹进的足迹,使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条街道上是如何的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这些车马来自五湖四海,满载着生意成功的骄傲,满载着滚滚而入的金钱,驮着九洲的风土人情,直直地开拓出一条贯穿南北经济的血脉。

我们确实站在一条神奇的街道上,这里可以感觉到一种隐而未现的豪迈气势,让人莫名其妙的震撼,兴奋,与忧伤。

想想当年,这些古老的钱庄,在几个聪明的山西人的指挥下,使得古老的中国脱颖而出一种专业化,网络化的货币兑换机制;使得中华南北大地,终于卸下运送大批金银钱币的沉重负担,实现了梦里都不敢想象的商业货币流通形式。

缓行与古街道之间,心中流动的是对古人的景仰与赞叹;脑中浮现的是先人叱咤风云的商业精神,与运筹帷幄的大智大勇;而忧虑的则是平遥明天怎么办?

三、年轻平遥

今天,平心而论,就一个小小的县城来讲,平遥也不算萧条。

只不过是在庄严沉静的古典建筑面前,添加了一些五颜六色的现代修饰,这与古典建筑的先祖有些格格不入,有点浮躁。

现在,中国很多城市都起哄似的兴起建造什么“唐代一条街”,“宋代一条街”,有的甚至建造秦始皇陵墓。这些都是根据历史记载和想象,马马虎虎堆砌而成的,看起来,总也不是味道。

而平遥总归是一座真正的古城,具有完好的建筑,古朴的城墙。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怎样在铜臭漫天的烟雾中,保存这个充满历史厚度的老城,保住平遥人在上一个世纪的自豪。

离开古城的时候,天空没有云,刮很大的风,驻足回望,楼台上红灯高挂,战械危立,洪武铁跑雄战踞垛口。

疾风吹动旌旗,猎猎鸣响,仿佛提示昔日平遥商烟四起的激烈竞争,又仿佛催促当年被迫“走西口”的汉子们快快归乡!

Friday 9 May 2003

中华文化之行 --旅途拾取




文:巴特尔


机场闹剧

中华文化之旅,经过大家辛苦精心的筹备,最后成行,一团26人,老少皆有,出生来历各有不同,阵容颇为可观。

这次北京文化之旅,主要目的是奖励全球参加考试的首100名获奖者,并且让各个考区派代表发言交流,看看各个地区的华文文化发展情况如何。

出发时,定在樟宜机场集合,结果大家都到了,唯独少了一位老先生。打电话去家里,家人说早就出门了,25个人在机场等得脸都白了,还是不见人影,决定让其它人先办好登机手续,我自己善后。

登记手续办妥,解散这两个字的话音还未落,突然团中那位年龄最小的女学生惊叫:糟糕了,我的入境卡不见了!,看她花容失色,大家的心又提到喉咙!

有经验的团员已经开始教她如何同海关解释,其它人则在柜台左右象猎狗一般彻底搜索。

结果--还是找不到!

正当大家心急如焚的时候,一位眼明的行李员突然出现,他居然在柜台小姐的石榴裙下,把那张试图捣蛋的入境卡出来,大家一起欢呼。

奇怪,那位失踪的老先生,也在欢呼声中出来,笑嘻嘻地说:儿子要请我吃晚餐,没办法推却!

心想,有机会要狠K你儿子一顿!

文化之旅开锣

第一个交流是在北京著名的学府清华大学进行,与会的各地代表,包括新加坡、香港、台湾、汶莱、马来西亚、菲律宾、澳门以及台湾,分别上台发言,介绍自己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华文化中所遇到的困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而清华大学的校长和杰出华人基金的代表也都先后讲话,对于这次全球范围内举办成功的中华文化达标考试表示赞赏。

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小心发现了一个中国媒体与活动主办当局的一个小秘密--主办当局的一个女士,把一张张印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头像的钞票,分别塞进一叠信封里面,有的塞三张,有的两张,有的五张。常常听说中国的许多记者有收红包的恶习,但是,今天亲眼目睹,仍觉心中不快。

接下来,是记者们光临签到,红包递过去,彼此眉来眼去,给得自然熟练,拿得心安理得。哈,中国整顿了几千年的贪污之风如何能够见效,连这些被人民一直期待揭露贪污丑闻的喉舌都这样?!……

人民大会堂吃国宴

第二个交流活动,也是这次中华文化之旅中最热闹,最吸引人的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澳门厅举行。

会场布置得富丽堂皇,大会气氛相当文化,在各地代表上台即兴演讲的空挡中,还穿插了中文文化知识问答,以及本地知名艺术家的现场表演。

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来自菲律宾的代表,他们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位女士是华校教师,另一位先生是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的副主席。

他们虽然人来得少,但是也照样把菲律宾的华人生活情况以及中华文化的发展情况汇报得清清楚楚,尤其令人感叹的是,在那样西化的环境中,居然有这些中坚分子,把华人以及中华文化艰难地传承给下一代人。

唯一遗憾的是,负责会场招待的服务人员,他们不顾台上有国家领导人,无视在座的各大媒体以及海内外各地访客的存在,而躲在一个角落里高谈阔论,大声喧哗,令在与会者摇头不止。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整个行程的文化气氛,五天中,整团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地参观了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名胜,如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巍然庄严的故宫博物院、文化名人聚集的的现代文学馆、壮丽宏伟的中华世纪坛等等。

一路上,在导游先生的引导下,整个新加坡团似乎在五天内,把自己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记忆,全部镀金一番,有人感叹自己的功底太薄,有人誓言明年继续参加考试,返新后闭门苦读,真是不虚此行!

倒霉的飞机

呼吸够了文化的气息,大家终于在恋恋不舍的心情下,踏上返新的归途。

不料,到达首都机场后,赫然发现:飞机要延误1个小时!不过团友们都对中国颇有了解,并没有过多的抱怨。

千辛万苦办好登记手续,过海关,来到候机大厅,又一个晴天霹雳:飞机又延误多3小时。

这样,本来应该11:40起飞,变成次日凌晨3:40起飞,阿拉妈!大家几乎异口同声惊呼出来。

整整4个小时,还是在深夜!

那本应该是舒展四肢,舒舒服服赖在床上睡大觉的时刻!

居然让我们坐在机场内并不舒服的椅子上,傻傻地等待--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来的烂飞机!?

太过分,太夸张,太残忍!

更可恶的是机场的冷气,居然在半夜12点自动关闭,令人呼吸困难,感觉就更糟糕了。此时,抱怨声音四起,有人甚至走过去,同南方的地勤人员大声吵起来,场面混乱,热闹,滑稽。

第一波争吵结束后不久,航空公司方面送来了便当和可乐,大家的情绪暂时稳定下来,东一群,西一堆,开始享用如此特别的夜宵。

差不多到凌晨1点的时候,有些老人开始进入煎熬时期,想睡,椅子又很不舒服,不睡,又一直要睡倒下去,口干舌燥,肝火逐渐上升。

第二波争吵迅速蔓延,但是,当我们突然发觉同我们争吵的对象竟然不是南方航空空司的成员,而是国航的地勤工作人员,大家变得怒火中烧,愤怒象冰雹一般狂扑过去。

在群众的怒吼声中,南方航空公司不得不硬着头皮派一个正在实习的工作人员下来应付我们。

我们需要矿泉水、需要地方给年龄大的人士休息、需要让家人知道我们的飞机延误(不是半路掉进海里!)……”

结果,一些乐龄搭客被去头等舱休息室;矿泉水也抛头露面了;要打到新加坡的电话,也被煞有介事地记下来。

然而,第三波争吵是由于这个国际长途电话引起的。本来航空公司方面已经答应以最快的速度把飞机延误的消息通知所有的家属,但是差不多1个小时过去了,等到我们再去询问的时候,那个实习生的说,要把电话号码先传真到新加坡的南方航空公司,然后才由新加坡的南航负责联络新加坡的家属。

当时的时间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即使是立刻联系,也会吓坏家属,更何况他们给我们的保证是在明天早晨的时候,一定会把这个消息传达给每一个留下电话号码的新加坡家属,这真是一个火上浇油的坏消息。
当时的时间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即使是立刻联系,也会吓坏家属,更何况他们给我们的保证是在明天早晨的时候,一定会把这个消息传达给每一个留下电话号码的新加坡家属,这真是一个火上浇油的坏消息。

刹那间,人们的睡意完全不见了,带着被航空公司愚弄的愤怒大发雷霆,一时间,彼此的矛盾达到白热化。

你们把我们当什么?你们讲的到底有几句是真话?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打电话?你们根本就没有打电话,只不过想敷衍我们罢了……”

南航的实习生有点害怕了,但是他也很机灵,关键时刻哑口无言,等大家都吵累了,逐渐散开,回去在继续熬时间,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割下头都不搭南航!


回新后记

终于在延迟了四个小时后,我们登上飞机,平安返回新加坡。

可是,在同南航和保险公司交涉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很幼稚:本来以为保险公司会赔钱给我们,但是没有,因为只有飞机延迟超过12个小时才有得赔;以为航空公司会对我们有个交待,不料他们只是给我们一封证明飞机延迟的信件,并且建议我们向保险公司索赔……

结果,我们只能傻傻地骂自己天真。

一个星期后,又接到好几个团员的电话,他们说:航空公司说给我们家打电话,打个鬼!根本是骗人的!

一切的迹象告诉我,以后一定不要搭乘南航,不然就要打落门牙活血吞,自愿倒霉。

Friday 28 March 2003

曼谷唐人街




文图:巴特尔

正午时分饥肠漉漉,直接想到的用餐地点就是唐人街。

随手招来德士,摊开地图指向耀华力(Yaowarat)一带的唐人街,用极为有限的泰语词汇告诉他:"Kin Kao(吃饭)"


结果司机停在路边摊,指着牛肉丸粿条。

但我要的是中餐酒楼,可以吹吹冷气、上个洗手间,舒舒服服大吃一顿。

决定下车自行解决。唐人街,怎么可能找不到好吃的地方?

然而越是往人多处走去,越是仿佛进入迷魂阵中。周末午后的街道,汽车川流不息,行人磨肩擦踵。走道旁边都栏起围栏,人群流不到公路上去,但走道上无比拥挤。

曼谷闹市的忙、乱、杂、热、黏、腻,在这个街区里达到沸点。


空着肚子走在如此耗神费力的街市,开始浑身发软。穿进巷子里的小店,逢人就把懂得的泰语词汇通通搬出来,结结巴巴地问:“Kin Kao, U-nai?”(吃饭,哪里),情急下再加个用餐的手势,然后多一句:“mi hong nam(有厕所?)”

没想到对方突然说起潮州话:要吃饭是吗?想吃什么?

连忙把频道转到潮州话,亲切交谈。没想到潮洲话居然在这时候派上用场。

无论如何,按着指示终于找到一家白兰酒店,简简单单地叫了一碟牛肉、虾仁豆腐、炒河粉,觉得格外好吃。

填饱肚子后再次回到街上,这回打起精神,发现商店街市中说潮语的其实很多。轻声软语的潮州话,往往夹杂着几句同样腔调的华语和泰语,没有特别留意,不易发现。

偶尔问路、买东西的时候,英语说不通,也会发现对方突然说起华语:你们是中国人?会说国语吗?

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赤道阳光下,老华侨仍然把华语称为国语,把华人都称为中国人。熙熙攘攘中,触目所及都是传统的中文商号招牌……

走在耀华力周边地区,仿佛置身6070年代的港台。

实际上,曼谷唐人街也是东南亚地区,历史最久而最具规模的唐人街之一。

华侨移居曼谷的年代非常悠久,甚至要早在曼谷建都之前。早期的华族商人原本聚居在现在的大皇宫一带,拉玛一世建都曼谷时征用这个地点建造皇宫,华
人因而向东迁移到目前的唐人街范围。

原本的唐人街中心只是一条窄巷,也就是现在的三聘街(Sampaeng Lane),狭窄得一辆车也无法穿过。1902年,华人社群向国王要求建设更宽阔的道路,因而有了耀华力路。

今天的唐人街范围由三聘街、耀华力路、石龙军路三条大街以及许多街巷连接而成,是老曼谷的街区之一。房屋大都显得陈旧,商业却异常繁荣。

尤其是金饰店,每隔不远就有一家,装饰得富丽堂皇,而且店内都是一片旺盛景象。据说曼谷金店有70%分布在唐人街,国内外买客选购金饰都到唐人街。

走在街上,都是熟悉的干货、海味、药材、冥纸、佛具等传统华人商品,还有吃鱼翅、燕窝的专店,甚至是北京同仁堂。大街小巷间还有几家寺庙,香火的烟雾,夹杂着街上摊贩炒栗子的味道。流窜的烟雾和滚滚的交通油烟阵阵飘来,在炎热的气候中交织成独特的气味。

我们在街巷人潮中随波逐流,窜入窄巷里的市集,两旁密密的摊子与密密的人群,买卖着琐碎的日常用品。洗发水、梳子、镜子、玩具、毛巾、布料、衣裤鞋袜……罗列着廉价的老百姓生活。

沿着大街走到尽头,还有一个跳蚤市场Nakhon KasemNakhon Kasem称为Theives Market(贼市场),过去是脱售赃物的地方,今天依然可以找到一些二手商品,却已经没有偷鸡摸狗的气氛。

有盖市场里的正规商店和周边街上的地摊,售卖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商品。大件的汽车零件、音响器材、金属配件,到小件的电线电缆、模型、钥匙圈等,还可以找到二手军服、露营用品,以及各种盗版电脑游戏与光碟。

窜动的人群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小角落,津津有味地翻看;小朋友挤在游戏软件的摊子的屏幕前,聚精会神地投入游戏世界。

这样的市场里,身为游客的很难买到什么,但是穿走在震耳欲聋的乐声与电脑游戏的怪响中,感受五官的疲劳轰炸,又仿佛别有一种嘉年华会的乐趣。
而其实对于游客来说,曼谷唐人街的最大魅力,要留待日落以后。

卸下毒辣的热度,沉淀白天的喧嚣,华灯初上,大排档摊纷纷开始营业。中式的菜肴夹杂着泰式的香料,烧烤海鲜、燕窝鱼翅、热带水果……美食香味弥漫在热带夜空,唐人街的活色生香,才刚刚开始。

曼谷华人面面观

据考古学家研究,泰国民族原是中华民族的一支,上古时代已居于中国西南部一带。早在700多年以前,泰国的索可泰王朝时期,中国沿海各省就开始有居民移居泰国。

早在18世纪末,明朝郑王领兵驱逐侵占了泰国的缅甸大军,恢复泰国的独立,创立了郑王朝(1767-1782年)。尽管只维持了15年,泰王国建国史上从此留下华人的踪迹。

泰国早期移民可追溯到明清时代,尤以华东南岸的潮州人居多,另有广东、海南、客家人。他们将中国的风俗习惯带到这里,在饮食方面,泰国菜受到中国的烹煮方法影响很大,与潮州菜相近。泰语中也渗入了一些潮州语。

泰华可说是泰国资本主义的启蒙。泰国古时候实行封建分土制,华人南来以后,从大米贸易开始,兴起了四处做买卖的风气,这就打破了封建制,形成新兴的商人阶层,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今天,泰国6000多万人口中,根据民间一般广义推测有三份之一属华人,使泰国称为最多海外华人聚居地。然而若以狭义视野追根究底,会发现所谓泰华人口,中泰联婚被同化者很多,大量华裔居民进入泰籍之后,都使用泰人姓名。隔了三四代,经过通婚、融合之后,至今在泰国6000多万总人口中,真正的华人究竟有多少,恐怕已很难说得清楚。

据一般估计,首都曼谷的华人占有40%。华人凭着经商经验和资金基础,在金融业、商业等方面都占有可观的份额。泰国最大规模的银行,例如大成、盘古、京华等等,都以华人为主要股东,占泰国银行业的70%;华侨华人经营的杂货、进出口、药品买卖等均占当地的70%以上,华人工业占到泰国工业总产值的10%

泰国是东南亚国家中,移民同化政策最成功的典范。泰国华人使用泰国名字,以泰语为母语,以泰国人自居。朋友与家人之间,也以泰语交谈。

泰人和华人同样信奉佛教,思想观念相近,为两个民族的相融创造了有利条件。笃信佛教的泰国人民性情温和有礼,富有慈悲胸怀,生活习惯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因而两族通婚的情况,远比其他东南亚社会来得普遍。


数十年来,泰国华人的身份,在社会上和政府政策方面都获得同等对待。华人也和泰人一样受泰王爱护,对外让人以泰国人视之,内省也以身为泰国人为荣,泰国人的身份认同感自然形成。
泰国也曾有过反华政策,30年代初期,政府关闭了全国百多所华校,禁封任何形式的华文教育,把华人聚居于几个特定州府,严格限制华人活动范围。

战后,自由派政府当政,同战前的反华思想划清界线,全盘否定了过去的政策。为了表示国家的诚意,现任泰王蒲眉蓬抗战一胜利,就到耀华力的唐人街侨社访问,清楚表态,华人是泰国国民一份子,不容歧视。

泰国二战以后推行泰语教育,在语言上切断了华族文化的根。过去三、四十年政府学校第一语文是泰语,第二语文是英语。家境较为富裕的泰国华人家庭,会让孩子在学校假期期间,到台湾学华文,或者从小就把孩子送到新加坡、台湾等地留学,给孩子一个接触华文的机会。

然而隔了几代之后,今天的所谓泰籍华人,民族意识越来越是薄弱,基本上都已完全泰化,早已没有保留母族传统、振兴中华文化之类的历史包袱。即使努力进修学习华文,也是利字当头,伴随中国近来极速发展而赶搭的经济列车。
一般来说,今日年龄20岁以下泰籍华人,大多已不会讲华语或潮语。血液里流着的华族血统,脑子里却早没有所谓的华人概念。尽管知道祖先由中国南来,首先想的还是自己的泰国人身份。华族血统,融入了泰国人的身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