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1 August 2007

巴淡岛印象记




文图:巴特尔

巴淡岛与新加坡隔海相望,距离仅仅10多海里,但是去巴淡岛游玩却是近两年才开始,究其原因,很简单,很多人的心目中,这个岛似乎和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脱不开关系,可能它的江湖名声不大好,影响了我。


第一次去巴淡岛

第一次去巴淡岛,是两年前,应朋友的邀请,去Harris Resort参观,并考察了这间酒店负责资助和管理的孤儿院。
那一次,巴淡岛给我一个很亲切的感觉,不仅是因为酒店的慈善之举让人敬佩,最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巴淡岛的人情味。岛上的华人善良勤劳,那些平时很少接触到的印尼土著更是淳朴热情。

那时的巴淡岛已经没有了赌场,岛上无论是商业区还是居民区,都显得十分平静,其实就连传得最盛的“红灯区”、“色情按摩院”等灰色地带也没有江湖传闻的那么多,那么普遍。
即使先前的传闻多么真实,但是,巴淡岛已经改变了的强烈感觉深深留在脑海中,她的确已经脱离声色犬马的嚣张,逐渐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正途。
另一个强烈感触,就是岛上的人民包括华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富裕,四处所见,很少高楼大厦,反而更多见到的是一层楼的马来传统住屋和三两层楼的店屋。
街道上也安静得出奇,一入夜,整个小岛就沉浸在黑暗中,只有偶尔发出低沉声音的摩托车和居民区昏暗的灯光,朦胧地暗示着,这个小岛曾经的辉煌和热闹。

Harris Resort我也尝试了酒店内的正宗爪哇式按摩,按摩师都是来自峇厘岛的专业师傅,手法相当细腻,对于城市人放松身心绝对有好处。舒适的按摩床、专业的按摩师傅以及抬头就可以欣赏到的无敌海景,那一刻起对巴淡岛的按摩行业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再去巴淡岛

第二次去巴淡岛是在最近,朋友在岛上开了一间SPA,请我们我去参观,并让我们试试按摩师的手法,看看新加坡人是否喜欢。
朋友小薇是印尼华人,很年轻,但是相当能干,年轻的她从澳洲留学回来,本来有一份在新加坡的高薪工作,但是由于最近母亲生病了,于是孝顺的她毅然放弃新加坡的工作,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经营SPA生意。
她的第二间SPA就开在巴淡岛,我怀疑地询问:“既然人们对巴淡岛的印象不
好,尤其是对按摩院的印象更差,为什么还敢去那里开一间SPA?”

她笑笑说:“巴淡岛已经逐渐走上正途,虽然以前人们对按摩院的印象不好,但是这正好是我入场的机会,我们通过自己的品牌来向巴淡岛的顾客和来自新加坡的客人证明,我们是正经的SPA,里面没有任何色情成分,就连我们的按摩师傅都是从正规的按摩学校毕业的专业人士,来的客人只有有一次好的经验,那么他们不但自己变成我们的回头客,而且还会口碑相传,不断介绍新的客人来,这门生意绝对有很好的前途!”
小薇认为,许多新加坡人在周末都想好好休闲度假一番,如果不想搭飞机也可以轻松出国,那么来巴淡岛享受一个便宜、舒适又方便的SPA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享受Bali Tropikal Spa,不用辛苦去到峇厘岛。Bali Tropikal Spa,就在市中心的Novotal Batam对面,对于新加坡游客来说更加方便。我们的SPA最近也和新加坡的旅行社Holiday Bagus合作推出周末配套,进一步吸引新加坡顾客到当地买东西吃东西,顺便做SPA。
Bali Tropikal Spa采用峇厘岛风格装潢,擅长爪哇式按摩,可供选择的spa疗程有很多种,从120分钟的Tropikal Apsara Spa(全身按摩及奶浴)至270分钟的Tropikal Nirwana Spa + BONUS Foot Accuoressure Spa(按摩、磨砂、奶浴、耳朵疗程、身体包扎、脚底按摩) 等等。如果你参加的是两天一夜游,除了上述购物与食宿安排,外加一晚酒店住宿,也可以有更从容的时间享受spa疗程。在第一天先接受120分钟的按摩,第二天在进行240分钟的疗程,让你过一个舒服慵懒的悠闲周末。
  
巴淡岛的华人

巴淡岛的人口大约十七、八万,其中华人占三分之一,小岛的面积大约416平方公里,与新加坡隔海相望,海上航行距离只有10多海里。巴淡岛的华人具有克勤克俭、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独立生存。15年前,巴淡岛的渔民只有千多名,当时可称为凄凉的荒岛。后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华商的不断加入,如今它已变成一个中型的城市,其中80%的店铺住所,商业 中心,渡假村,都是华人建造,印尼政府负责建筑一些公共设备如公路、桥梁、码头、机场、水电、电讯等设施。可以说若无华人参于,现在我们看到的巴淡岛可能仍然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村。

巴淡岛的海湾众多,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建造深水港,具有发展自由港的优势和条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开发,巴淡岛目前发展成为五大功能区,即转口站、石油加工和轻工业综合区;出口加工区;重工业和中型工业综合区;旅游商业区以及木材加工区等。此外,该岛还设有中心商业区,重点发展商业和金融业。
目前,巴淡岛是个经济特区,岛上有超过500家企业,以电子工厂为主,其中90%是新加坡人投资,高级职员都是新加坡人,或者马来西亚人、日本人、泰国人、台湾人、菲律宾人等等。巴淡岛是印尼与新加坡合作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不仅仅是新马印“成长三角”的领头雁。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经济特区,曾经一度是印尼国民经济建设的骄傲,也是东南亚国家经济特区的成功代表。
近年来,随着印尼经济日渐步入稳定增长轨道,印尼政府正在全面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其中一个措施就是计划继续办好巴淡工业开发区,想方设法吸引更多地新加坡企业来这里投资建厂,并扩大吸引外资来源,争取到世界经济发达强国的投资项目。
时至今日,巴淡岛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发展、进出口便利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对优越的条件。而新加坡在建设资金、高新科技、国际贸易、现代工业管理以及工业园区建设经验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

世界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在开发起步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靠近新加坡、进出口条件便利的巴淡等小岛上搞联合开发试点,显然具备了天时、地利及人和的有利条件。
在巴淡岛下榻的Hotel Utama遇到很多长期居住在酒店的外资企业代表和执行级技术管理人员,他们中有很多都是新加坡人,还有一些本来在新加坡的外国人,随着母公司搬迁到巴淡岛。
同他们的交谈过程中,也了解到,现在的巴淡岛经济虽然表面上很淡静,但是由于政府的一系列外资的优惠条件,以及稳定的政治气候,不久后,巴淡岛一定会变成东南亚经济开发区的典范。


一个移民来巴淡岛的华人家庭

在巴淡岛的最后一天,发现一家类似新加坡咖啡店式的小小食阁,55岁的老板洪金成是早期从金门移民到印尼民丹岛的华人后裔,他是第三代。
据洪先生回忆,他的祖父在89年前来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再辗转去到苏门答腊,最后定居民丹岛。15年前,洪先生看到巴淡岛的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就全家搬来巴淡岛,并且开始经营食阁生意。
食阁的招牌是KOPITIAM 79,位于巴淡岛的中心地带,食物以福建煮炒为主,同时也售卖当地印尼人口味的小吃。
掌厨的是洪太太,潮州人,她父亲4岁的时候才来到印尼,同样经过新加坡、苏门答腊,然后定居民丹岛,最后支持先生搬迁到巴淡岛的决定。善于烹饪的洪太太很快就掌握了巴淡岛华人和印尼土著的口味,一家人齐心合力把家族食阁搞得很红火。
这对年过半百的夫妇有4个孩子,如今都长大成人,其中两个在食阁内帮忙,另外两个有各自的工作。但是交谈中,他们透露出一个遗憾:我们来到南洋这么久了,还没有回中国老家看看,主要的原因是金钱的关系,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努力地经营自己的小家庭,送走了老一辈,抚养下一代成人。但是到了现在年龄,并没有存下什么钱,所以一直以来回乡寻根的愿望还不能付诸实现,希望以后孩子们会存到钱,能够帮助完成我们的愿望。
离开的时候,我还特别去食阁和洪氏夫妇告别,他们憨厚的脸上透着少许遗憾,洪太太半开玩笑地说:“走那么快,还没尝尝我最拿手的潮州蒸鱼!”

Tuesday 8 May 2007

醉在Langkawi的蕉风椰雨中




文图:巴特尔

朋友们多次怂恿我去浮罗交怡(Langkawi)玩几天,他们还给我建议,第一次去浮罗交怡,一定要住Pelangi度假村,那里能看到浮罗交怡最初的风景、历史和民俗。

一、恬淡宁静的世外桃源

Pelangi度假村是浮罗交怡西海岸Pantai Chenang海滩上最早的一间五星级度假村,他的位置属于浮罗交怡历史和文化的心脏地带。度假村的附近有很多传统的马来人居住的小村落、小渔村、浮罗交怡刚刚开发时期兴建的稻米博物馆、土著文化展览馆,以及后期为游客特别建造的水族馆等等。

游人无论是选择乡野探险,海上运动,老街购物或者无所事事地在海边漫步闲逛,以度假村为出发点,都相当方便。
Pelangi度假村的海滩,无论是在早晨、中午或者是夕阳如血的黄昏,都显得十分恬淡宁静,和印尼和泰国的度假海滩比较,这里是真正的乐土,让你真正拥有自己的假期,自己的海滩和自己的悠闲。


二、岛中之尊,购物天堂

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浮罗交怡,是马来西亚吉打州海岸104个大小群岛中最大的一个,距槟城北部112公里,十分靠近泰国。
浮罗交怡于1987年取得免税港地位,从此就吸引了大批的本国和泰国等周边国家的购物游客,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免税店的商品从日常的烟酒糖茶到高级电器、化妆品、名牌时装应有尽有,此外还能在各类小型专卖店买到当地的土产。丰富的商品,以及游客愉快地购物经验,成了浮罗交怡的特色。

这里的水上交通特别受欢迎,每天都有多班次快艇服务,从浮罗交怡的瓜镇(Kuah)往返瓜拉玻璃市(Kuala Perlis)只需45分钟,船费约4美金;也可以从瓜镇(Kuah)到瓜拉吉打(Kuala Kedah)和槟城,时间分别要60分钟和120分钟,费用分别为4美金和5美金。
此外,浮罗交怡有本身的国际机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有班机直航吉隆坡,槟城与伦敦;新加坡胜安航空公司也有直飞班机往返新加坡浮罗交怡;此外,马来西亚廉价航空公司(亚洲航空公司)也提供班机往返吉隆坡。
方便的交通,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免税商品,情调各异的免税店,都为这个美丽的小岛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梦幻的购物天堂。

三、骑脚踏车畅游的马来乡村

如果不喜欢购物,那么你可以来一个“马来乡村探险”之旅。
Pelangi度假村提供住客脚踏车服务,从度假村的大门出发,只要越过大路,就可以看到许多狭窄小路的入口,你绝对可以随便选择一个入口就那么大摇大摆地冲进去,而且不用担心迷路,更不用为安全问题操心。
传统的马来高脚屋,建筑材料基本上已木为主,对自然充满爱的马来人总是喜欢在自己的屋子上挥洒灿烂的色彩。行走在椰树摇曳,稻草飘香的小路上,四周色彩绚丽的马来人民居成了最诱人的风景,而这种风景又让人不禁想到纯朴和自然,而且你置身其间,感觉到其中无限美妙的一刹那,你实在想不到除了纯朴自然之外的赞美,那其实就是一幅天、地、人融合起来的一幅不朽之作。

在这些马来人聚集的村落中,其实也很难看到屋子里有人出入。因为在白天,他们都去稻田里工作了,而留在家里的几乎都是老人和牙牙学语的小孩。
偶尔会遇到往来的轻便摩托车,骑士们看到我们是外国人,都会善意地减慢速度,然后送给我们一个憨厚的微笑。有时,即使我们因为拍照,阻挡了他们的通路,他们还是很有耐心地等我们,这里很难看到焦躁不安或者听到愤怒的鸣笛声。

马来村落中的小路很窄,路的周围几乎都被绿油油的水稻田环抱,纵横交织的稻田被小路切割成整齐的块状,让人联想到古人的田园生活,阡陌交通,炊烟处处,鸡犬声相闻。

四、爪亚(Kuah)市镇

爪亚(Kuah)是我见过的最朴素,最具原始风貌的小镇。
在来到浮罗交怡的第三天,我们终于决定暂且放弃一天隐居生活,到岛上最大的市区爪亚(Kuah)看看。
浮罗交怡的德士都是采用固定价钱制度,根据乘客目的地的远近收费,从Pelangi度假村到爪亚(Kuah)市区大概5公里左右的路程,德士的收费是马币10元。
爪亚是浮罗交怡最主要的市镇,也是个港口,它是旅客由海路进入的第一落脚站。这里设有许多商店,出售当地名产,当然免税店比比皆是。

这里几乎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商店集中在几条街道之间,那些两层楼的商店倒有点像新加坡的旧式店屋,这更凸显了爪亚(Kuah)市镇的古朴雅致。
其实爪亚(Kuah)的商业区范围很小,可以说是Jalan Penarak路延伸出去的一小段,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有商店、超市、银行、餐厅、办公室、酒店等等市区应该具备的设施,通常游客来此都是为了采购生活用品,或者来这里的小餐厅体验一下本地居民的口味。
1987浮罗交怡成为自由港后,马来西亚政府就在此大事兴建各种具国际水准的大酒店和度假村,但是唯独爪亚(Kuah)镇始终保留朴素的风貌。
位于爪亚(Kuah)码头附近的巨鹰广场是浮罗交怡最新地标。

巨鹰广场上矗立着被称为浮罗交怡地标的鹰塔(Dataran Lang)。Langkawi在马来古文中是红褐色老鹰的意思,鹰塔也成了浮罗交怡的标志。
鹰塔建于199610月,塔高45米,耗资1000多万马元,老鹰的雄伟姿态,象征着浮罗交怡就象展翅高飞的老鹰一样,无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能在世界旅游胜地中争得一席之地。
巨鹰广场附近范围内有景致优美的湖水、小桥、纪念品摊档、餐馆以及砖砌的拱形圆顶回廊。
由于广场紧靠大海,漫步在广场周围,时时可以享受到海风轻拂的美妙感觉,尤其是在傍晚,幽静凉爽环境,更让人心旷神怡。

五、高空缆车

玛晋章山峰(Gunung Mat Cincang)海拔高度为708米,是浮罗交怡最高的山,同时也是俯瞰整个海岛的最佳高地。
为了让游人能够饱览浮罗交怡的媚人景色,马国前首相马哈迪在此地巡视过后,建议设立一个旅游缆车,方便游人穿行于山顶和东方渡假村Oriental Village)之间,据说这个计划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执行,耗资超过200马币。
从东方渡假村Oriental Village)登上缆车,就开始了在绿树和大理石质地的山峰间逐渐爬高的旅程。
缆车不断爬升,周围的景色迅速变化,度假村的楼阁建筑,海滩上的游人和海上停泊的船只逐渐变得遥远而渺小,而眼前的绿色却在不经意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广,越来越让人啧啧称奇。

偶尔可看到苍翠的树林间凸出一小片山脊或者峭壁,是地道的大理。我很难想象,坚硬的大理石山,居然被一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间或有几片“秃头”的地方,提醒你,大自然万物间神秘协调性和软硬之间的包容精神。
在半山腰上,有一个为游客设的休息站,游客可以在这里下缆车,在观景台上四周眺望,也可以沿着山间小路拾级而下,去体验一下亚洲最特别的高空吊桥。
这座吊桥真的就用钢索吊在半空中,虽然两边都有1米多高的围栏,但是走在桥上,不自觉地有些战战兢兢。而且我们去的那个上午,刚好遇到大雾,整个山都被浓浓的雾气包围,以前常听别人说在大雾中伸手不见五指,还以为是这些人故意夸张,制造紧张气氛,可是这次我身临其境,真的体验到在大雾中伸手不见五指的滋味。
陪我们上山的是Pelangi度假村的一位经理,他说自己来了六次,但是六次的感觉都不一样,每次都觉得很新鲜,很刺激,很值得。但是,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雾,据说这里常常有雾环山,但是这么浓,又几个小时都笼罩着不散的大雾就难得一见了。

六、浮罗交怡的故事

浮罗交怡不仅是一个吸引游客的旅游景点,他还有着传奇色彩的历史和民间传说。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苏丹女儿”的传奇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岛上有个苏丹有一个温柔美丽又聪明伶俐的女儿,后来她被诬陷与一位平民青年私通,违反了教规。苏丹对此事十分气愤,决定处死女儿,尽管女儿多次辩白起誓,苏丹完全不信。
临刑前,她发誓说:她死时如果流出的血若是白色的,就证明她是无辜被冤屈的,并且为此诅咒浮罗交怡从此衰落七代人。结果苏丹女儿死的时候真的流出白色的血液,从那时起,浮罗交怡真的逐渐衰落,几年后就变成了荒岛。
一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这个被诅咒缠身的荒岛才被人们重新,并且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慢慢开发成旅游胜地。
这个传说虽然不能使人信服,但是浮罗交怡的确是经历了近十代人的荒芜落寞后,才逐渐重新崛起,历史与现实在时空中交织,亦幻亦真,令游客们对美丽的浮罗交怡充满了赞叹和遐想。

Sunday 8 April 2007

靠新加坡华语节目、华文报章传承华文文化 ----丹绒槟榔华人现状




文图:一品

引文:

正当新加坡华人在埋怨华文难学,想方设法降低华文教育水平的当儿,印尼廖内群岛已悄悄培育出一批贴近华文、能讲流利华语的印尼华人。数十年禁止学习华文的政策之下,廖内群岛的年轻华人依然能够听懂华语、学讲华语,只因为地理位置上靠近新加坡,接收得到新加坡电台与电视节目。

一、丹绒槟榔的新加坡式华语

来到民丹岛南部的丹绒槟榔(Tanjung Pinang),船程不过一个半小时。街巷间的感觉,像某个年代的新加坡。更令人诧异的是,当地华人开口居然能讲华语,腔调与新加坡人没有什么两样。

到访过印尼多个地区,感觉来到丹绒槟榔是听到最多华人讲华语和方言的地方。


苏哈托统治印尼期间,取缔华文学校、社团和报刊,华文教育中断30多年,整整一代40岁以下的华人,绝大多数不谙华语,不识华文,甚至没有华文姓名。

但是在地缘上靠近新加坡的廖内群岛,华族子弟悄悄地接收新加坡电台的华文歌曲、新加坡电视上的华文节目,甚至私底下请家庭教师教导华文,用的也是新加坡学校的华文课本。

30出头的陈小薇回想当年:学校里只有一本英文课本,其他科目都是印尼文的。华文当然不可以教,只能在家中请家教私底下补习。当时用的华文课本,还是从新加坡偷偷带进来的。新加坡的学校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


陈小薇祖籍福建,在家中讲福建话,出外与朋友讲潮州话(丹绒槟榔以潮州人居多),在学校里与同学讲印尼话,留学澳洲期间讲英语,毕业后曾在新加坡工作一段时期,如今回到丹绒槟榔经营spa生意,开口依然是一口新加坡式华语。也许不能用华语高谈阔论谈论深奥课题,但至少,日常交谈中就没有新加坡人中英参半的表达方式。

就在新加坡华人埋怨华文难学、双语难以兼顾的当儿,我们难以想象丹绒槟榔的华人,如何在学习印尼文和英文之外,还要兼顾华文;在如此不利华文学习的条件下,还要偷偷摸摸想方设法。

更具反讽意味的是,当地人掌握华语华文的途径,正是新加坡观众认为没有什么看头的本地电视节目,以及新加坡学生难以应付而程度日趋浅白新加坡华文课本。

但是当地华人谈起学华文过程,非常轻描淡写。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师长的强迫,自动自发的学习,而且乐在其中。

陈小薇说:新加坡电视频道也有很多节目好看,第8波道、U频道,我们都很喜欢看。就这样看看电视,唱唱卡拉OK,慢慢就学会了。

也许是奥妙的人性,越是禁忌越是好奇、越想要接触。越是得不到的,越珍惜。


当时的印尼不准入口任何华文刊物,就连船上阅读的报章,抵境前都必须丢弃。携带入口的新加坡华文课本也是禁品,都必须小心翼翼包藏起来。华文歌曲或影像CD同样不准携带,禁止收听。

新加坡电台飘洋过海而来的全天候华语节目与华文歌曲,却成为当地人很好的精神粮食。家庭教师使用新加坡教材上课,政府人员经过时稍微遮掩禁声,风头一过又可以朗朗上口。

对于新加坡人来说,新加坡政府与峇淡民丹开发经济合作以前,对偏远的廖内群岛知道不多;对于丹绒槟榔华人而言,在水一方的新加坡,却是一个提供精神养分的美好都市。

两地之间开发便利渡轮服务还是近十多年来的事,陈小薇说:以前去一趟新加坡要4个多小时,是一件大事……

天真的表情,令人不难想像童稚时期的陈小薇,捧着来自新加坡的华文课本,满怀憧憬页页翻读的情景。想起本地卫道人士对华文课本程度低落、华文节目层次低俗的评语,想起年轻学生对华文课本弃之后快的想法、对华文书刊嗤之以鼻的态度,对照丹绒槟榔华人的淳朴情怀,不由地感慨万千。

二、丹绒槟榔的第一个华人议员

2000年,印尼实施教育改革。华文教育解禁以后,印尼人在使用华文方面,比周边邻国落后了足足30多年。推展华文教育的工作积极展开,迎头赶上。
学习华文的热潮在印尼全国掀起,丹绒槟榔华人明显地占了优势。推广华族文化也方便寻求新加坡的支援,第一年开放庆祝农历新年时就找了新加坡人前来教导舞狮舞龙,近几年来也与新加坡中医李金龙合作,进行一些交流活动。
丹绒槟榔区议委员会议长姚武辉说:“丹绒槟榔是个小地方,但是因为靠近新加坡,有很多机会,也比较容易生活。这里的华文程度也比印尼其他地方来得好,华人在家中也讲方言或华语。”
姚武辉也是丹绒槟榔第一位华人议长。采访当天来到住家,大门口有警卫看守,入内与一般华人住家无异。宽敞的客厅作中式的装潢,感觉就像来到某个亲戚家中作客。

黝黑的肤色、粗犷的体形、洪亮的声线,典型的南洋华人形象。
姚武辉是第四代印尼华人,出生于丹绒槟榔,祖籍大埔。受访时一口流利华语,却坦言小时候没有机会学习华文。他说:“在学校里是和印尼人一起读书,课本、科目完全一样,每个星期五也跟着他们穿上马来传统服装上课。”
能讲华语都是课外自修,从小在家中与父亲说的也是客话。到了姚武辉的孩子这一代,小时候喜欢说的是印尼话。
姚武辉说:“孩子小的时候会担心她们不讲华语,学校里以印尼文为主要用语。但是到了小学毕业以后,慢慢就学会华人的语言。主要还是因为这里靠近新马,小孩子学得很快。”
姚武辉也把孩子送到新加坡念书,两个大孩子目前就读于理工学院,小女儿今年六年级。
丹绒槟榔华人大多从商,姚武辉也不例外,多年来从事酒店与餐饮业,与当地政府建立起很好的关系。印尼百家姓协会来到丹绒槟榔时,姚武辉也义不容辞地加入为当地华社的代表,希望能利用多年来的经验与交情,为华族社群争取各方面的利益。一般认为,印尼华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以下,华人企业所占经济份额却是全印尼的80%。以丹绒槟榔来说,总人口16万5000人,当中华人占了4万多人,30%左右。相对来看,丹绒槟榔的华人与马来人之间,贫富悬殊也没有那么厉害。
姚武辉说:“这里的华人与马来人的生活水准比较平均,华人不是非常富裕,马来人也不至于太过贫穷。住在丹绒槟榔,随时可以出海捕渔,三餐没有问题。”
实际上,丹绒槟榔的种族关系原本就没有印尼其他地区那么紧张,也正因为如此,姚武辉认为华人更应该采取主动融入主流社会,不要再停留于社会边缘。
姚武辉分析:“这里的华人和土人的关系本来就很良好。丹绒槟榔的土著是melayu,与爪哇人不一样,比较接近新马地区的马来人。60年代,这里还在使用新币时,马来人不懂得做生意,也经常与华人合作,很相信华人。”
到了后期,丹绒槟榔渐渐吸引了很多外岛居民,他们生活困苦,对华人处处看不顺眼,说了很多坏话。姚武辉说:“不喜欢华人的,其实都是外岛人。但是来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土著也害怕,更要与华人合作,在经济上打好关系。” 
即使是在印尼暴乱期间,丹绒槟榔也比其他地区来得平静安全。“这里的马来人也看新加坡的电视,与新马的马来人非常相似,不大排斥华人。”

三、华人子弟对政治的冷漠与华人的未来

姚武辉当上议长以前就一直在为华社服务,当上第一位华人议长后,更积极扮演华族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
多年来,印尼华人大多从商,绝少参与政治。除了经济上占显著位置,其他方面都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印尼华人基本上满足于修身齐家,作好自己的本分,很少会想到超出独善其身的范围。
但姚武辉认为,这些年来印尼政府对待华人的态度已改善很多,印尼华人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概念。姚武辉说:30年前,华人想做政府工都没有机会,印尼人担心华人来与自己抢职位。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社会开放了,像我当了议长,领取政府的薪水,还有汽车、房屋的津贴,政府还派给我保安人员,一切都很不错,但是华人就是没想到要这么做。
这些年来,印尼百家姓协会也在不断地争取华人的利益,如今护照、身份证都可以放华人的名字,华人在社会上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歧视,却一直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
姚武辉解释:上一代的生意人,书读得不多,对印尼法律不大了解,不懂得自己的权益,凡事都怕麻烦,遇到警察就害怕,有什么问题都不懂得处理,只想给钱了事。如果每个华人做身份证都给钱,哪里来的这么多钱?没有钱的怎么办?
印尼暴乱期间,华族社区恐慌害怕,也是由华社领袖出头,安抚人心,主动与中央联络,确保当地官兵能为华人带来安全感。姚武辉说:有事情都害怕,都逃跑,都跑光了,怎么办?!
姚武辉当上议长以后,忙于为华社争取利益,干脆连生意都不顾,交给太太和弟弟全权处理。

他说:华人也是印尼人,和印尼人一样有贡献,也有应得的权益和利益。当上第一个华人议长,我的责任更大。做得不好,全体华人都被瞧不起。接受了这个职位,我就下定决心要设下一个榜样,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尊敬的华族官员。
面向政府,姚武辉的首要任务是争取华族的利益,同时站在生意人的立场,鼓励政府好好发展丹绒槟榔的经济。丹绒槟榔要发展特别经济区,我说了很多好话。我们华社是支持政府的,政府好好做,这个地方是可以发展得很好的。
面向华社,姚武辉的工作是鼓励印尼华人认识自己的权益,融入社会主流。现在政府已经不再看不起我们了,我们也应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华人当警察、当兵还有优先权,偏偏华人几十年来都没有这个想法,无法改变。印尼人当兵,华人也可以当兵,华人都不拿枪,有一天别人拿枪指着我们,我们又如何保护自己呢?
姚武辉目前也在推行一项社会服务计划,找几个律师向华社介绍印尼法律,让他们具体了解华人的权益。他说: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心里有个底总是比较踏实。与政府之间发生问题,由这个组织带他们去讨论洽谈,而不是动不动就拿钱出来解决。华人与华人之间发生问题,也可通过这个组织来当个中间人,不用上法庭。
他鼓励华人把过去的不愉快忘掉,种族歧视的问题如今已不再存在,剩下的就是沟通与接受的问题。

接下来需要做的,还有鼓励下一代的华人留在丹绒槟榔。新一代的印尼华人出国留学的很多,习惯了舒适的生活,都不想回到家乡。姚武辉鼓励华人回到丹绒槟榔发展,落地生根,把地方发展起来。他说:新一代都走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更难在社会立足。留学以后回来,还会有很多机会发展。做生意也好,加入政府也好,不进入社会主流,永远都是外人。


Monday 8 January 2007

乌东他尼(Udon Thani)----悠闲中见证人类文明




文图:巴特尔

虎行(Tiger Airways)直飞乌东他尼

新加坡直飞乌东他尼(Udon Thani),令人惊喜的不在于虎航又增添另一新航线,更大的意义是乌东他尼终于拥有第一趟国际航班,偏远的泰国东北地区从此不再遥远神秘。随着Tiger Airways的首趟航班飞入乌东他尼,神秘的泰国东北部(俗称Isaan),从此敞开大门。我相信,这个地区最能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是以乌东他尼为中心的班清地区,这个地区是迄今为止在东南亚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人类聚居地,它向人们揭示了人类文化、社会和生产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区遗址发掘出来的葬物证实该地曾有过农业耕作、青铜器及其他金属制造和使用的历史,也是迄今为止所能提供的最早的文物证明。


乌东他尼的惊人考古发现

乌东他尼位于曼谷东北方 564 公里处,由曼谷搭长途巴士约十多小时才可抵达;现在也可以从新加坡出发,搭乘Tiger Airways,每逢星期二、星期四及星期六往返新加坡与乌东他尼,飞行时间大约2小时45分钟。
此城在越战时曾有美军基地驻扎,所以市內有很多西式餐馆、戏院、按摩院等,朴实中,夹杂西方色彩,但这些并不是乌东他尼的特色,这里的特色是古代文明,以及惊人的考古发现。


在乌东他尼东郊五十公里附近,有一个世界驰名的班清(Ban Chiang)历史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办清市由1966年开始一连串的惊人发现所构成的。从那年开始,在泰国和联合国有关人员的协助下,班清开始了大规模的文物发掘计划,发掘出来的历史久远的陶器和青铜器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定后,在1996年正式被认定为“世界人文遗址”,并成立博物馆,象全世界人骄傲地展现,几千年前班清地区的高度文明。

事实上,班清的文物确切年代,目前考古学家无法断言,当地发现的青铜器文物推测是介于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尤其是班清青铜器年代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青铜器最早出现的地区是泰国还是中东地区。此外,班清陶器文物的发现,也颠覆了过去泰国人一直以为,泰国陶器技术是源自中国的说法,目前考古学家也不排除陶器技术有可能是从泰国传入中国的可能性。

班清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在班清发现的早期雕刻陶器有点象马来亚、菲律宾和东南亚其他地区发现的早期雕刻陶器,其中的着色陶器与中国甘肃东部仰韶地区的绘画陶器有惊人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前后相差几千年的时间。

周朝的戟出现在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11年,有人在班清附近发现了它,戟的发现至少成为泰国东北部和中国进行直接或间接贸易的证据。由于陶器种类繁多,几乎令人难以置信,乌东他尼地区的古代制陶者作出的陶器形式也多种多样,并且许多陶器虽然经历了好几代,却依然保持完整。

随着对班清研究的不断深入, 班清被视为东南亚发掘地区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是人类文化、社会、科技进步的中心。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挖掘班清的古代文明

班清,多少年来一直鲜为人知。但是,自从人们在其地下发现了一片史前墓地、大量的青铜器物和史前人类遗骸之后,这座过去默默无闻的小镇突然引起了世人关注,成为东南亚,甚至全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一页。

事实上,班清的村民祖祖辈辈以来对村里随处可见的陶器碎片相当熟悉,这也从来没能引起他们的注意。1966年,有个美国人在这又发现了一件完整的陶器,后来通过对其测定,世人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些陶器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


1974年,第一批考古学家来到了这个位于泰国东北部的村庄。结果,从地下挖出的第一件“文物”是个20世纪的便盆,这让所有的考古人员哭笑不得。

但当他们继续往下挖到5米深处时,考古人员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从而看出,几千年前的先民,曾代代重叠地生活在这块遗址上,并将死者埋在这里。每个新聚落的村民,其居所的柱桩正好从前人的墓穴上夯下去,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

1975年,在班清的另一个地方,他们也发现了一处墓葬,里面的尸体由几层陶器碎片覆盖着。在挖掘现场,考古队发现在方坑最底层有一件青铜别针模样的东西,轻轻地把这个小东西移动出来后,才发现这不是一只别针,而是一只带插孔的矛头,矛头的尖被特意折弯。后来的分析表明,这只矛头经过浇铸、冷却后捶打和退火。

研究人员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所对应的地层中,发现了陶土坩埚及大量被烧过的黏土,坩埚里面有渣滓余迹。到1975年发掘结束时,共挖出陶器、石器和金属制品共18吨,包括红彩陶、青铜器和金银制品。

大量的发掘表明,班清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制品。人们发现,数千年以来,班清在冶金技术方面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

约公元前2000年,班清一带的居民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班清文化的繁荣期。在此时期,班清人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在晚期的青铜制品中,考古人员还出土了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打成的颈圈。含锡量高很容易碎,制作时须锻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以此证明,当时的班清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

在青铜时代之后,班清经历了铁器时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制作的铁制手镯和铁制矛头,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铁包铜的矛头、斧头等。这些铁制器物表现出不同于青铜器物的铸造技术,但是古代班清人高超的冶炼和锻打技术令人啧啧称奇。

古朴壮美的陶器

班清古代居民在陶器制作上的水平,包括丰富多彩和多种多样的风格,也给现代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班清遗址中出土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这些图案有些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从制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此外,还出土了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


考古学家把在班清古墓中发掘出土的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陶器中,摇摆压印、丝线标志和雕刻图案是普遍使用的装饰技术。至早期的后半叶,手工绘制简单的线条图案日益盛行。球状的陶器有的有美丽的短花边,有的在下部有着特征性的丝线标志,有的在肩部有着红色的画和雕刻的图案,这些都出现在早期的末期。

中期(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的特征是更大的陶器容量和更小的陶瓷厚度,丝线标志和雕刻也变得更为精细。在班清中期葬品中发现了形态各异的龙骨陶器,有些陶器有着雕刻和着色的图案,有的陶器有着白色龙骨,有的龙骨的脉管镶嵌着厚厚的红边。

晚期(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的陶器普遍用红色蒙在黄色上面,有红色图案的红陶器和红色的磨光陶器,这些陶器有着鲜明的手工设计特色,主要有卷轴形的、涡旋形的、S卷形的、同心圆形的等等。简单的、磨光的、没有绘制图案的陶器在晚期也普遍得到制作,用做祭品的陶器是精心绘制的红色黄色错杂的陶器。

考古学家的疑惑和争论

在接连不断的考古发掘中,随着出土的青铜器和陶器越来越多,考古学家们对班清史前民族的关注、探讨、争论和疑问也越来越多。

从班清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在它最为繁华的时期一定是一种地区性的中心,然而又是什么样的中心呢?大家心里都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但无论如何,大家都承认一个事实: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班清人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班清文化无疑是东南亚最早的青铜文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文化之一。因此,一些泰国历史学家据此推断,也许班清就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然而,世界其他国家学者们也有意见不同的。有人指出,在班清文化的同时或稍晚,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也先后出现了青铜文化,而这些地域有的与班清距离非常遥远,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原、山脉或海洋。如果说班清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那么这些地方的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难道他们都是从某一个源头传过去的吗?如果进一步追问,远古时代世界上的青铜文化到底是一源发生的还是多源发生的呢?

也有人问道:虽然班清的青铜文化时间久远,但从发掘的情况来看,在这里似乎并未发现最初的青铜冶炼产生过程。那么,班清的先民是怎样获得青铜冶炼加工技术的?他们是这项技术的原创者还是从别处学来的呢?由于这些问题不仅关系班清一地,而且涉及到人类青铜文化的起源,事关重大,至今悬而未决。

留恋乌东他尼

除了以上这些令人头痛的考古问题外,普通游客们来到这里,可能更多的是感受到乌东他尼的朴实悠闲以及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互相交织。

来到这个城市的感觉很好。游客不是太多,民风淳朴,东西便宜。到街上走一圈就知道,T shirt一件80B、按摩2小时300B、泰式自助餐60B,比起旅游业泛滥的其他泰国城市,绝对物超所值。

没有国际都会的嘈杂与压迫感,却也并不落后。四星级酒店旁边有整栋的Charoensri Complex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公司、零售商店、快餐店、outlet store,楼上还有整层的food court


入夜以后来到城里最大夜市,从服饰、首饰、手表、手工艺品,到投币卡拉OK厢房、算命小摊,规模不逊曼谷。夜市里也有众多美食摊子,售卖泰国常见水果、小吃以及东北特产。摊贩不大会讲英语不是问题,拿个计算机指指点点即可沟通,一般开价也不是太高,不需要太费唇舌。相对于其他旅游城市里口操各国语言、拉着你买东西漫天开价的许多摊贩,可爱得多。 

在乌东他尼流连,总是让你在享受按摩、购物以及陶醉在青山绿水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会感受到前人生活痕迹所遗留下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