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9 December 1995

为女人而建的寺庙




文图:巴特尔

美岱召,呼和浩特的旅游资料上,一直都看到这个名字。
 
但我已去过了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五当召,看到(蒙语中的喇嘛庙)字已不再感到好奇,对于同类寺庙,也实在没什么兴趣。

而且美岱召距离呼和浩特有两小时车程,必须乘搭长途客运巴士,听起来很有长途跋涉的倦意。

结果还是去了。抱着打发时间,随便看看的心情。

也许是因为没有期待,反而觉得收获不少。

的确,召只是召,只是另一家寺庙。但美岱召是美岱召,它结合了城堡、寺庙和邸宅的功能,周边有山脉、农田,还有生趣盎然的农家景观,洋溢着简单的生活乐趣。

长途客运驶出呼市,巍巍大青山(阴山)在眼前无尽延伸。
 
阴山,曾经无比遥远的这个名字,经过几次这么进进出出,已变得亲切熟悉。
 
当地人匿称它为大青山,但冬末初春的大青山一点也不青。
 
前几天是白雪斑斑,今天是一片干瘪,展示着赤红色的粗犷。
 
没有半点绿意的阴山下,依然是一片天苍苍、野芒芒的景像。
 
冷冽风中尘土飞扬,苍茫荒凉。
 
通往包头的漫漫公路上,我们半途下车。
 
巴士呼啸而去,四周只剩下一片宁静,没有其他游人。
 
泥泞小路通往小小村庄,远处山脚下一座灰褐色城墙,矗立在村落当中。

走在乡间小路,两边是一片田园。内蒙古气候干燥寒凉,风大沙多,田地间看不到任何农作物,只看到一座座白色帐篷。
  一位老农夫看着我们很是好奇,主动让我们进入参观,帐篷内原来是一座暖棚,也就是我们说的温室。暖棚保持植物免受户外恶劣气候的摧残,棚内烧有热水保持摄氏25度的恒温与湿气,空气中有泥土的芬芳,一片绿意盎然,充满乡土的味道。
  番茄、茄子、黄瓜、灯笼椒……小妹指着各种蔬菜雀跃乱叫,我们在花草果菜间开心拍照,闹了半天。老农夫对着几个城市佬,同样一副新鲜有趣的表情。
 
帐篷外干燥寒冷,荒漠昏沉,帐篷内温暖潮湿,舒适得叫人舍不得离去。
  走出帐篷冷风即迎面吹来,缩缩脖子,突然更加明白,什么是温室里的小花。

土路走到尽头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岱召。
  从外面看来,美岱召不像寺庙,更像城堡。四周围起高达5米的土城墙,四角有角楼,中间还有城门。穿过城墙经过一条走廊以后才是寺庙,有典型寺庙的大雄宝殿、四大天王殿,斑斓壁画等等。
  美岱召是明朝土默特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所兴建,是阿拉坦汗及夫人三娘子(蒙族民间女英雄)居住和议政的地方,也是喇嘛教的活动场所。院子里有寺庙殿堂,也有阿拉坦汗居住的楼院。
  美岱召的建筑布局,即是王宫住宅,又是供奉佛像的庙宇,同时也是一座典型的城堡。寺庙里有蒙古族壁画、汉族佛像,又包含了西藏喇嘛教的特色。设在塞外荒漠地域,也是为了让边疆来往商贾在黄沙漠漠的路途中,有一个落脚见面的地方。
 
这样的一组多用途建筑,听起来非常复杂。
  很难想象当年的王公贵族如何在此与神佛喇嘛共同生活,还要融合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在高高的城墙处理军政大事。
  今天的美岱召,只扮演寺庙和旅游点的角色。然而到访之日香火不盛,游人也不多,除了我们3人,几乎没有其他访客。殿堂全部上锁,由负责人一间一间打开让我们进去参观,然后又逐一关上。大殿里阴阴沉沉,神秘幽暗,墙上的落地壁画色彩斑斓,壁画上的文字采用藏蒙两种语言,在昏暗无人的殿堂中,透着几分诡异。
 
走在其中,只能想象当年的盛况。
 
北面的琉璃殿据说是阿拉坦汗接受朝拜的地方,西侧的万佛殿是举行喇嘛法会的地方,东侧太后庙内原有一座檀香木塔,传说盛着阿拉坦汗和夫人的骨灰。
 
寺庙院子里有一棵百年古松,据说是为了三娘子而种。殿堂后面围起一口井,看来已有好些时日不再使用。
 
古松和古井各有自己的传说与故事,而的确,这样的一个偏远地方,站在这个寂静的院子里,想象力不由自主地特别活跃。
 
远行商旅与戍边将士的边城故事,在脑中幕幕浮现。

登上高高城墙,眼前豁然开朗,又是另一番景像。
 
城墙后面是豪迈壮丽的高山,城墙里面是雕梁画栋的楼阁,城墙外面是一幅农家景观。
 
我们在墙上走了一圈,居高临下,四周风光一览无遗。
 
村庄里是一幢接一幢的土屋,木门上贴着红色对联,屋顶上铺满了黄色玉米,洋溢着丰收过年的喜悦。
 
好像张艺谋的电影。小妹兴奋地拿起相机拍照。
 
洋溢着乡土气息的鲜明画面,俨然就是电影中常见的典型北方农村。
 
大肥猪与家禽街上乱跑,其中一只公鸡还扬起白色尾巴,雄赳赳地一翘一翘。
 
村子不远处有一间小学,路上有小孩在玩纸风筝,路边的露天台球桌,年轻人悠闲地聚集打球。土褐色的田地里,是三三两两干活的农夫。
 
相对于墙内的寂寥,墙外是一片生趣。
 
站在高高城墙上,看墙里墙外两个世界,一古一今,一静一闹。
 
我们兴奋地咔嚓不断,村民也对我们指指点点。
 
墙内看墙外,墙外看墙内,同样地充满遐想与好奇。
 
想起苏东坡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旁白:
  
有史以来,蒙古族社会中一直是以男性为中心,女性的地位极低。在蒙古所有的召庙寺堂中,只有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是唯一一座以女人为主题的庙宇。
  
从呼市搭乘去包头的巴士,环阴山而行。经过阴山的坝枉峰时,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脚下绿树与云霞的掩映中有一座玲珑剔透,雕梁画栋的庙堂,这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岱召。
    据《蒙古源流》记载:美岱召建于公元1572年,是由土默特蒙古部落的首领阿勒坦汗主持建造。为什么叫做美岱召呢?原来它的名字取自一个西藏黄教活佛的法号。在1606年的时候,喇嘛教已经席卷整个蒙古地区。这时,西藏喇嘛教的一支--黄教派遣活佛胡土克图.麦达里来此地传教坐床。所以后人就把原来的灵觉寺改为麦达里召,又逐渐演化为现在的美岱召。
美岱召是典型的城寺结合的建筑群。寺周围有汉族传统的城墙,整个建筑外观以飞鹰为蓝图,并且包含了西藏喇嘛教的建筑风格。由大门穿过十米长廊才真正进入寺院。迎面是佛教传统的四大天王殿,中间是经堂和大雄宝殿,大殿上保存着完整的蒙古族壁画;东西两厢是十八罗汉像和观音殿,后面是一座蒙古包是的三层楼建筑,造型别具一格,是阿勒坦汗专门的梳妆楼,同时也是他接受朝拜的地方。
  
美岱召在民间常常被称为三娘子庙,大殿的北面有一座独立的宫廷建筑,这就是太后殿,里面盛放着三娘子的骨灰。三娘子是阿勒坦汗的夫人,也是蒙古族历史上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大殿壁画中的三娘子容貌清秀,端庄大方。历史上记载:三娘子足智多谋,喜文善武,嫁于阿勒坦汗后,倍受尊重,使她有机会施展政治才华。她与阿勒坦汗成婚后,正是蒙古族与明朝战争混乱时期,蒙古社会陷入危机。三娘子断然决定与明朝和好。不久社会安定下来,三娘子又提出与明朝开展互市的建议。这个建议对汉蒙历史上的融合过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1581年阿勒坦汗去世,三娘子开始独掌大权。1589年历史上蒙军与青海的土著发生大规模激战,明军也卷入其中。三娘子识破明朝渔翁得利的企图,临危不乱,亲帅十万铁骑,智擒祸乱分子,力退各路兵马。不仅保住了蒙古部落,同时又使蒙古部落在明朝威名远扬。其后,三娘子又建立了三娘子城,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
  
美岱召大殿上的壁画,五彩缤纷活泼生动。除了佛教故事及对三娘子的记述之外,还有许多描绘蒙古族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景象,壁画上的文字采用藏蒙两种语言。主殿上的一根高达20米的金柱与壁画遥相呼应,金柱上雕有两条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盘旋环绕。
  
关于这根金柱有很多神乎其神的故事。据说当年日本士兵侵占蒙古的时候,有大概一个中队的士兵占领了这座古刹,在一夜之间全部死于非命。

日本军方的调查报告声明:此庙大大的妖邪,半夜有金龙狂舞,妖气杀人。


Monday 9 October 1995

中国的石窟艺术



  

图文:财身

    黄沙漫漫,满目荒凉。
  
    一边是高低起伏的沙丘,一边是险峻陡峭的悬崖。
    来到这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仿佛已远离了文明的轨迹,远离了人类的尘烟。
    嶙峋的砂山承受着黄风的吹刮,斑驳的峭壁缕刻着岁月的沧桑。
  
    步入幽深的山洞,眼前却豁然开朗!
菩萨、罗汉、天王、力士、歌舞伎、莲花座、菩提树、楼台殿阁……前后左右,精雕细缕地占满了每一寸的空间。
飞天飘舞、彩云缭绕,构成一幅辉宏壮丽,气势磅礴的画面。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在这个使人望而生畏的悬崖上,竟然隐藏着这样的一个艺术宝库。
    这就是古代艺术家开凿的石窟。
所谓石窟就是在大山的岩层间开凿出来的寺庙和增僧舍,这个听起来干瘪无味的名词,却是散布在亚洲大地上的串串明珠。
石窟是艺术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它不仅代表佛教在石窟开凿时的兴盛繁荣,同时它还是古代艺术家用血汗和智慧为我们后代留下的宝贵财富。
世界的石窟艺术起源于古代印度,最初它是释迦牟尼和其弟子的坐禅场所,称为“石室”。印度的石室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毗柯罗”,是沙门禅定、止息、睡眠处;另一种叫做“支提”,是沙门集会、诵诫、布萨处。
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些“石室”逐渐流传,慢慢发展,最后成为融汇建筑、雕塑、佛教和壁画艺术的综合体。
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民、宣扬佛法无边的得道高僧、信奉佛教得封建统治者,带着共同的使命,把饱涨的艺术灵感和精湛的雕画技巧化作圣洁的石窟文化,散布在亚洲广袤无垠的大地上。
中国的石窟艺术起源于公元四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印度的佛教艺术与中国民间艺术的结晶。中国的石窟艺术以雕塑和壁画两大部分,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基础上,吸取了西方及印度的雕刻和绘画长处,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也发挥了丰富的异族
表现手法。
石窟艺术到了唐代达到顶峰。这时的外来艺术已经完全融合于中国的民族艺术之中,形成了纯熟的中国石窟艺术。
五代时期,石窟的绘画艺术得到长足的进展,但是到了宋代由于政治的原因,石窟的内容贫乏,画像平淡无奇。
元代的石窟只留下九樽塑像,据说是蒙古人从土耳其带到中国的造像艺术,并且与欧洲的一些塑像艺术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元代的石窟艺术,显得离奇、神秘、怪诞。而到了明清更是一片空白,石窟艺术走向了没落。
现存的石窟,还是以最早的北魏石窟最有艺术价值。
北魏时期,石窟艺术从印度的巴雅向北涉过印度河,攀过克什米尔,再转向东方,沿着丝绸之路进入玉门关,婉转到达敦煌
  

    敦煌莫高窟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敦者薄大也,煌者兴盛也。
  
    而事实上,敦煌的确没有辜负这一个响彻寰宇的名号。
石窟艺术到了这里变得盛大、变得宏伟,变成一股难以抑制的艺术洪流。这股洪流猛烈冲击当时的文化艺术领域,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经久不衰。
敦煌石窟又名千佛洞,根据《山海经》记载,这里又称三危山。东晋十六国时期,一个叫做乐樽的高僧云游至此,突见三危山顶金光灿烂,千佛飘动。和尚激动万分,慌忙跪下对天发誓:毕余生之力化缘筑窟宏扬佛法。于是从这时开始,敦煌便成为椒鸾痰闹行摹?
敦煌石窟现有洞窟492个,彩塑2400乘身,壁画45000平方米。敦煌不仅宏扬了佛教,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的艺术宝库。
敦煌石窟象一个贪婪的艺术魔鬼,没有止境地吸纳历代艺术家的无尽才思。光彩夺目的石窟艺术、蕴藏丰富的藏经洞、包罗万象的壁画艺术、多姿多彩的塑像艺术,其中每一项拿出来,摆在世界任何一个艺术的殿堂,都是难以估价的人类珍宝。
敦煌的藏经洞里面封存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有详尽的历史、地理、宗教、科技文献;有当代日常生活的地契、卖身契、典当契、高利贷帐单和户籍纪录;还有铜佛像、刺绣以及古代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字写本。
为了让艺术品免受战祸的践踏,这些石窟精华一直都被深深地埋藏在隐蔽的洞窟中。直到公元1900年5月26日,孤守敦煌的道士王元逯清除洞窟的淤沙时,糊里糊涂地发现了这个藏经洞。
道士打开了中国最卓越的艺术宝库,但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最大悲哀也由此开始了!
当时腐败的政府使这批宝藏任人宰割,一些披这学者外衣的艺术蛀虫,鬼鬼祟祟地潜入敦煌,对这些艺术珍品大肆盗窃和破坏。数数以万计地经卷手本、丝绣佛像、诗赋词曲、信札长簿和书籍被一箱一箱运到国外。如今大部分已经流散到英、法、日⒍怼⒚赖裙摇?
虽然敦煌地艺术品可以被盗走,但是敦煌地艺术精神,却难以被动摇。如今敦煌莫高窟不仅是敦煌学地研究中心,还是世界石窟艺术爱好者追求向往的圣地。
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经过长途跋涉,越过莽莽荒原,来到石窟所在,他们立刻被岩壁间色彩缤纷的洞窟所震撼。
站在栩栩如生的雕塑和色彩鲜艳的壁画面前,人们的精神被摄住了!墙壁上汇集了古代宗教、绘画、音乐、舞蹈、文学创作等等的艺术精华,同时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场面,洞窟中间的彩塑使中国雕塑和颜色的搭配艺术达到空前绝后的境地?
?
 
 与敦煌同一年代的还有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它们与敦煌莫高窟合称中国三大艺术宝库。
云岗石窟始凿于北魏,历经千年,以石雕造像气魄宏伟、丰采多姿见长,其中由著名僧人昙曜开凿的“昙曜五窟”雕饰奇伟称冠一时,云岗石窟是山西一代著名旅游文化胜地。
龙门石窟开凿在伊水两岸的峭壁上。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始凿窟立佛,唐朝时大规模兴建。龙门石窟的雕像造型各异,洞窟建筑别有特色,是研究古代雕塑和建筑的重要材料。
三大石窟具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特质,就是雕塑和壁画随着年代的变化达到成熟完美的境界。
北魏的塑像代表了鲜卑民族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搀杂了印度佛像的变化。当时的佛和菩萨体格高大,前额宽阔,鼻梁凸起,发髻成波浪或者螺旋形。
到了隋唐,佛像的面容丰满,肌肤润泽,菩萨的整体造型严肃,身高与真人相仿,再也见不到带有异族风格的佛和菩萨。
壁画也是石窟艺术最为辉煌的遗产。壁画的色流能够说明不同时代的石窟发展。
北魏的遗存以青褐浑厚为主,南北朝的色泽以浓厚沉着的立体感为基点,笔触奔放豪迈,让人想到彪悍强壮的北方武士。
隋朝的色泽流畅淡美,画面华丽大方,壁画似乎透出香气与和缓。壁画发展到唐朝仿佛卷入色彩漩涡,人间所有的颜色全部喷涌而出,五彩缤纷的图案舒展开来。
唐以后的石窟艺术,变得极其萧条衰落,一直持续到现代,人们开始从新认识中国的石窟艺术。
今天也许所有的艺术真迹都遗失,都被毁灭,但是坚固而有佛性的石窟,以其岩石的坚牢抗拒了人为的摧残及时光的侵蚀,默默地屹立在风沙肆虐的天地之间,世世代代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