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1 August 2007

巴淡岛印象记




文图:巴特尔

巴淡岛与新加坡隔海相望,距离仅仅10多海里,但是去巴淡岛游玩却是近两年才开始,究其原因,很简单,很多人的心目中,这个岛似乎和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脱不开关系,可能它的江湖名声不大好,影响了我。


第一次去巴淡岛

第一次去巴淡岛,是两年前,应朋友的邀请,去Harris Resort参观,并考察了这间酒店负责资助和管理的孤儿院。
那一次,巴淡岛给我一个很亲切的感觉,不仅是因为酒店的慈善之举让人敬佩,最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巴淡岛的人情味。岛上的华人善良勤劳,那些平时很少接触到的印尼土著更是淳朴热情。

那时的巴淡岛已经没有了赌场,岛上无论是商业区还是居民区,都显得十分平静,其实就连传得最盛的“红灯区”、“色情按摩院”等灰色地带也没有江湖传闻的那么多,那么普遍。
即使先前的传闻多么真实,但是,巴淡岛已经改变了的强烈感觉深深留在脑海中,她的确已经脱离声色犬马的嚣张,逐渐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正途。
另一个强烈感触,就是岛上的人民包括华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富裕,四处所见,很少高楼大厦,反而更多见到的是一层楼的马来传统住屋和三两层楼的店屋。
街道上也安静得出奇,一入夜,整个小岛就沉浸在黑暗中,只有偶尔发出低沉声音的摩托车和居民区昏暗的灯光,朦胧地暗示着,这个小岛曾经的辉煌和热闹。

Harris Resort我也尝试了酒店内的正宗爪哇式按摩,按摩师都是来自峇厘岛的专业师傅,手法相当细腻,对于城市人放松身心绝对有好处。舒适的按摩床、专业的按摩师傅以及抬头就可以欣赏到的无敌海景,那一刻起对巴淡岛的按摩行业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再去巴淡岛

第二次去巴淡岛是在最近,朋友在岛上开了一间SPA,请我们我去参观,并让我们试试按摩师的手法,看看新加坡人是否喜欢。
朋友小薇是印尼华人,很年轻,但是相当能干,年轻的她从澳洲留学回来,本来有一份在新加坡的高薪工作,但是由于最近母亲生病了,于是孝顺的她毅然放弃新加坡的工作,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经营SPA生意。
她的第二间SPA就开在巴淡岛,我怀疑地询问:“既然人们对巴淡岛的印象不
好,尤其是对按摩院的印象更差,为什么还敢去那里开一间SPA?”

她笑笑说:“巴淡岛已经逐渐走上正途,虽然以前人们对按摩院的印象不好,但是这正好是我入场的机会,我们通过自己的品牌来向巴淡岛的顾客和来自新加坡的客人证明,我们是正经的SPA,里面没有任何色情成分,就连我们的按摩师傅都是从正规的按摩学校毕业的专业人士,来的客人只有有一次好的经验,那么他们不但自己变成我们的回头客,而且还会口碑相传,不断介绍新的客人来,这门生意绝对有很好的前途!”
小薇认为,许多新加坡人在周末都想好好休闲度假一番,如果不想搭飞机也可以轻松出国,那么来巴淡岛享受一个便宜、舒适又方便的SPA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享受Bali Tropikal Spa,不用辛苦去到峇厘岛。Bali Tropikal Spa,就在市中心的Novotal Batam对面,对于新加坡游客来说更加方便。我们的SPA最近也和新加坡的旅行社Holiday Bagus合作推出周末配套,进一步吸引新加坡顾客到当地买东西吃东西,顺便做SPA。
Bali Tropikal Spa采用峇厘岛风格装潢,擅长爪哇式按摩,可供选择的spa疗程有很多种,从120分钟的Tropikal Apsara Spa(全身按摩及奶浴)至270分钟的Tropikal Nirwana Spa + BONUS Foot Accuoressure Spa(按摩、磨砂、奶浴、耳朵疗程、身体包扎、脚底按摩) 等等。如果你参加的是两天一夜游,除了上述购物与食宿安排,外加一晚酒店住宿,也可以有更从容的时间享受spa疗程。在第一天先接受120分钟的按摩,第二天在进行240分钟的疗程,让你过一个舒服慵懒的悠闲周末。
  
巴淡岛的华人

巴淡岛的人口大约十七、八万,其中华人占三分之一,小岛的面积大约416平方公里,与新加坡隔海相望,海上航行距离只有10多海里。巴淡岛的华人具有克勤克俭、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独立生存。15年前,巴淡岛的渔民只有千多名,当时可称为凄凉的荒岛。后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华商的不断加入,如今它已变成一个中型的城市,其中80%的店铺住所,商业 中心,渡假村,都是华人建造,印尼政府负责建筑一些公共设备如公路、桥梁、码头、机场、水电、电讯等设施。可以说若无华人参于,现在我们看到的巴淡岛可能仍然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村。

巴淡岛的海湾众多,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建造深水港,具有发展自由港的优势和条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开发,巴淡岛目前发展成为五大功能区,即转口站、石油加工和轻工业综合区;出口加工区;重工业和中型工业综合区;旅游商业区以及木材加工区等。此外,该岛还设有中心商业区,重点发展商业和金融业。
目前,巴淡岛是个经济特区,岛上有超过500家企业,以电子工厂为主,其中90%是新加坡人投资,高级职员都是新加坡人,或者马来西亚人、日本人、泰国人、台湾人、菲律宾人等等。巴淡岛是印尼与新加坡合作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不仅仅是新马印“成长三角”的领头雁。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经济特区,曾经一度是印尼国民经济建设的骄傲,也是东南亚国家经济特区的成功代表。
近年来,随着印尼经济日渐步入稳定增长轨道,印尼政府正在全面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其中一个措施就是计划继续办好巴淡工业开发区,想方设法吸引更多地新加坡企业来这里投资建厂,并扩大吸引外资来源,争取到世界经济发达强国的投资项目。
时至今日,巴淡岛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发展、进出口便利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对优越的条件。而新加坡在建设资金、高新科技、国际贸易、现代工业管理以及工业园区建设经验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

世界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在开发起步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靠近新加坡、进出口条件便利的巴淡等小岛上搞联合开发试点,显然具备了天时、地利及人和的有利条件。
在巴淡岛下榻的Hotel Utama遇到很多长期居住在酒店的外资企业代表和执行级技术管理人员,他们中有很多都是新加坡人,还有一些本来在新加坡的外国人,随着母公司搬迁到巴淡岛。
同他们的交谈过程中,也了解到,现在的巴淡岛经济虽然表面上很淡静,但是由于政府的一系列外资的优惠条件,以及稳定的政治气候,不久后,巴淡岛一定会变成东南亚经济开发区的典范。


一个移民来巴淡岛的华人家庭

在巴淡岛的最后一天,发现一家类似新加坡咖啡店式的小小食阁,55岁的老板洪金成是早期从金门移民到印尼民丹岛的华人后裔,他是第三代。
据洪先生回忆,他的祖父在89年前来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再辗转去到苏门答腊,最后定居民丹岛。15年前,洪先生看到巴淡岛的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就全家搬来巴淡岛,并且开始经营食阁生意。
食阁的招牌是KOPITIAM 79,位于巴淡岛的中心地带,食物以福建煮炒为主,同时也售卖当地印尼人口味的小吃。
掌厨的是洪太太,潮州人,她父亲4岁的时候才来到印尼,同样经过新加坡、苏门答腊,然后定居民丹岛,最后支持先生搬迁到巴淡岛的决定。善于烹饪的洪太太很快就掌握了巴淡岛华人和印尼土著的口味,一家人齐心合力把家族食阁搞得很红火。
这对年过半百的夫妇有4个孩子,如今都长大成人,其中两个在食阁内帮忙,另外两个有各自的工作。但是交谈中,他们透露出一个遗憾:我们来到南洋这么久了,还没有回中国老家看看,主要的原因是金钱的关系,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努力地经营自己的小家庭,送走了老一辈,抚养下一代成人。但是到了现在年龄,并没有存下什么钱,所以一直以来回乡寻根的愿望还不能付诸实现,希望以后孩子们会存到钱,能够帮助完成我们的愿望。
离开的时候,我还特别去食阁和洪氏夫妇告别,他们憨厚的脸上透着少许遗憾,洪太太半开玩笑地说:“走那么快,还没尝尝我最拿手的潮州蒸鱼!”